中考全面取消择校生,半数学生或无缘普高!这6件事,越早知道越好!

 

  一位班主任直言不讳地说:有些孩子自认为是不喜欢读书,讨厌考试,宁愿打游戏,逃课,打篮球,在宿舍打扑克,但是,看到别人的成绩,却眼红,还装作毫不在意,然后叹息着:迷茫。

其实,所有的迷茫,都是因为懒,懒得努力,懒得上进。

 

  这几年中/高考政策调整频繁,在一些省市开始试点,越是如此,越应该了解中考背后的真相。懒不是借口,迷茫也不是挡箭牌,竞争永远这么残酷,你不出众,就会出局!

 

 

1

别再幻想“分不够、钱来凑”

 

 

  往年差个几分,想上名校,可能还能走择校生的渠道,但这几年不行了。

 

  最新消息,2019年3月底,长沙市教育局发布《长沙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中对高中招生录取进行了布置,表示城区高中由市教育局统一下达高中招生计划,按照国家有关政策,公办高中全面取消择校生计划。

 

  取消择校生计划,长沙已经不是首例了,河南、广东等省份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实行落地。

 

  往年考生成绩达不到理想高中的“统招线”,但达到了学校的“择校线”,可掏高价上。

 

  全面取消择校生后,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将全部用于招收统招生,也就是说,上高中要完全“拼分数”。停止招收择校生,为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,也让教育更公平。

 

  取消择校后,分数面前人人平等,为普通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心仪学校,提供了更多的机会。

 

  一名初三学生家长说,他在社会上没有什么“人脉”资源,如果说按以往的择校生政策,那可真是捧着钱都找不到人。现在好了,孩子能不能上好学校,全靠分数说话,服气!  

 

所以,亲爱的孩子们:

 

  分数很重要,我们是有可能拿不到一个和别人一样漂亮的分数,享受这种结果的前提,是你必须先努力。

 

  分数很重要,与品质、能力、情商同样重要,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。

 

 

 

 

2

将近一半初中毕业生上不了普高

 

 

  据《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,2018年河南初中毕业生133.63万人左右,普通高中招生72.65万人,约占年度高中阶段总招生任务的54%,另外的将近一半孩子需要另寻出路。

 

  不止是河南,调查发现,浙江、山东、江苏等多省市的普高录取比例也是在60%上下浮动。放眼全国中考统招,有接近4-5成的孩子无缘步入普高,无缘走进高考考场,无缘选择一所心仪的大学。

 

  如果因为真心喜欢中职的专业,愿意做动手能力强的工作,觉得在中职学校能学到自己需要的技能技术和知识,那就义无反顾地去上吧。

 

  但如果因为贪玩成绩差,上高中无门、走投无路、被逼无奈而上中职,那就应该反思一下:用三年的贪玩换自己不喜欢的生活,值吗?

 

 

3

中考只有一次,原则上不支持复读

 

 

  第一次中考没考上,初中生一般来讲,是不可以在公立学校(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内) 复读的。但是并不意味着,你就完全失去了就读高中的机会。

 

  根据目前中考报考政策来看是可以接受往届中学生报名的,也就是说虽然你失去了在公立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复读初三的权利,但是并没有失去再次报考中考的权利,也能继续进入高中读书。

 

  只是复读的方式就变成了自学备考、私教备考和培训机构备考等不同的方式,可能需要经过一番周折。

 

  如果心中还有其他什么干扰的话,无非就是哪部电视剧没追完,游戏还没打够,手机还没摸够,或者,对他/她有些小心思,克服再克服,一切考完试再说。

 

  考试只有一次机会,其他的事情你可以重来好几遍。

 

  电视剧不会在网络上消失,游戏软件也还在,手机还会给你,他/她还能再见。

 

所以,孩子,请努力学习!

 

 

 

 

4

“魔鬼定律”:中考决定高考

 

 

  根据有些中学公布的高考与中考分数相对应的情况,验证了一条魔鬼规律:中考成绩决定高考。

 

  学习是个连锁链条,一个阶段的问题和漏洞,会积累、影响到下一个阶段。

 

  三四年级没学好,五六年级就会落后;小学没学好,初中就会落后;初中没学好,高中就有麻烦。我们都看过百米赛跑,如果起跑没做好,之后每一步都会受影响,乃至决定最后的胜负。

 

  如果初中没学好,到高中赶超的困难很大。办法还是只有:延长有效学习时间。只是做到的人太少,逆袭成功的都成了传说。

 

  所以导致了一个现象,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差不多。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,其实在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,就决定了,很难上升,反倒是稍不注意,就会下降。

 

 中考考得好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一所好高中。

 

  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,小学和初中都籍籍无名,但是高中,毫无例外的,都出自名校。

 

  其实小学和初中是否是名校,对以后的成才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,但是高中非常重要。

 

  我想起了我读大学的时候,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,所以经常会问同学家是哪里的,只要说出他的籍贯,我们几乎每次都能猜中他来自哪个中学。原因无他,因为其他中学几乎考不进来。

 

  所以我经常和初中生说,一定要把中考考好,读个好高中,非常非常有必要。

 

 

5

拉开中考成绩差距的并不是智商

 

 

  年复一年,随着中考命题的科学性逐年提升,中考实际上考的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,这几年,全国的中考题越来越简单,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。

 

  简单的中考中没有过难的题目,所有的知识和题目都在能力掌控范围之内,考查的重点在于细致和全面。

 

  换句话说,只要足够努力、有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,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孩子都可以考很高的分数,让自己上更好的高中!

 

  因此,观察这几年的中考,我们会发现优胜者反而是那些智商平平,天分一般,但异常刻苦的孩子。

 

  中考的目的不是选拔天才少年,而是一项针对所有适龄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场入门考试而已。

 

  基础为主,适中难度,少量拔高,高智商少年有施展拳脚的天地,普通考生也有自己的一片天。所以,不用有惧怕心理。

 

 

 

 

6

想在中考胜出,抓住两件事

 

 

知识点重复学的弊端在于不能训练思维的高度和深度,但是优势在于对于单一知识点掌握的更细致,更牢固。

 

  也就是说,在现行的中考趋势下,要想得到绝对高分,我们只需要抓好两件事就足够了:知识多学几遍,力求学透;加大复习力度,训练孩子熟练度。

 

  当我们在备战中考时,其实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、是名校,更重要的是,通过中考这个平台,练就了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,学会了对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理解,进而领悟到自学的要义。

 

  在高考尚且不能“一考定终身”的时代,考试早已经不是定义成功的唯一标准,但它是你实现梦想的入场券。你可以无视考试,但你不可以怠慢自己的青春。

 

  渺沧海之一粟,考试的压力、学习的压力和未来漫长的人生相比,实在是微不足道。

 

  有句话说的好,与其安慰自己平凡可贵,不如拼尽全力活得潇潇洒洒。

 

  备战中考,我们需要最狂的风;决战沙场,我们需要最静的海。

 

   本文来源于初中生学习(ID:CZSXUEXIGE)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以上图文,贵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